调查显示大学生职业稳定性大多在1~3年
南京师范大学顾雪英老师经常碰到这样一些大学生:“学新闻的不想当记者,学师范的不愿做老师,问他们将来想干什么,都说不知道。”
每年9月初,刚报到的大一新生多半会从学长那儿听到几句挺绕口的话:“大一时不知道自己不知道,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,大三不知道自己知道,大四知道自己知道。”
4年前,夏莹刚考上南京某高校应用心理学专业那会儿,听到上边这段子以为不过是文字游戏,直到大学毕业之后,她才意识到所谓“知道”就是“蓦然回首”后的遗憾。
“究竟哪些是自己的优势和劣势?什么样的工作最适合自己的发展?未来我将选择怎样的生活?”直到学校在大四学年开设职业规划课程,夏莹和她的同学才真正开始琢磨这些问题。“但那时大家都忙着考研、找工作,哪有时间静下来考虑未来到底要怎么走,只能跟着应聘的大潮向前冲……”大四整整一年的求职结果令她大失所望,几番应聘面试都败下阵来。
……